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5-06-20
    上一期   
    指南解读
    2024年巴西睡眠协会关于《成年人睡眠障碍的不同诊断方法的推荐声明》解读
    王创伟, 谢沛凡, 郝永慈, 廖子蔚, 王文婷, 王升, 顾平
    2025, 40(6):  485-491.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01
    摘要 ( 15 )   PDF (1178KB) ( 4 )   HTML ( 3)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睡眠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的睡眠监测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睡眠监测技术的发展为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也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惑。2024年巴西睡眠协会(Brazilian Sleep Association, ABS)发布了《成年人睡眠障碍不同诊断方法的推荐声明》,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不同类型睡眠监测设备应用的官方建议。本文主要针对该声明中不同类型监测设备适应证、禁忌证及临床应用推荐进行解读,并为我国临床医生在选择睡眠监测设备时提供科学依据。

    循证研究
    对比增强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meta分析
    陈敏, 宋心荣, 马博戬, 牛慧敏
    2025, 40(6):  492-497.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02
    摘要 ( 14 )   PDF (1226KB) ( 1 )   HTML ( 2)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meta分析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收入的所有关于对比增强超声评估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中英文文献。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7.0软件。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共计1053个斑块,经CEUS评估的不稳定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高于稳定斑块患者[RR=3.54,95%CI(3.00-4.18)]。亚组分析显示:样本量大小、诊断脑卒中的标准均对CEUS评估斑块稳定性与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存在影响。使用相同或者不同厂家的超声仪器对结果影响不明显,但是使用同一厂家超声仪器有高于使用不同厂家超声仪器的趋势。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对结果无影响。结论 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当CEUS发现不稳定斑块时,可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然而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的支持。

    论著
    NT-proBNP、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联合超声心动图指标对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价值
    曹丽卉, 霍祥辉
    2025, 40(6):  498-503.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03
    摘要 ( 15 )   PDF (1140KB) ( 6 )   HTML ( 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参数对老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联合诊断价值,并分析其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纳入2024年2-12月本院收治的99例老年HF患者(观察组)及8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年龄60~90岁。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及TTE参数,包括:NT-proBNP、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TTE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HF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指标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史(40.4% vs 10.5%)、冠心病史(90.9% vs 72.1%)、NT-proBNP(2825.00 vs 205.45 pg/ml)、TyG指数(8.68 vs 8.28)、甘油三酯(1.17 vs 0.97 mmol/L)、空腹血糖(6.29 vs 5.33 mmol/L)、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0.10 vs 44.13 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6.30 vs 30.40 mm)、LAD(43.71 vs 35.94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17.90 vs 102.0 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55.50 vs 36.55 ml)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LVEF(52.20% vs 63.80%)显著降低(P<0.05)。NT-proBNP(OR=1.000,95%CI: 1.000~1.001)、TyG指数(OR=12.711,95%CI: 4.034~40.047)及LAD(OR=1.143,95%CI: 1.053~1.241)为HF独立危险因素,LVEF(OR=0.929,95%CI: 0.881~0.980)为HF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联合模型(NT-proBNP+TyG+TTE)的AUC达0.932(95%CI: 0.899~0.966),高于单项指标(NT-proBNP:0.882;TyG:0749;TTE:0.868)及双指标组合(NT-proBNP+TTE:0.903)(均P<0.05),Hosmer-Lemeshow检验证实模型拟合良好(P>0.05)。结论 NT-proBNP、TyG指数与TTE参数联合应用对老年HF展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其中NT-proBNP、TyG指数、LAD增大及LVEF降低是HF的独立预测因子。

    JP2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司会莉, 郭爽, 董浩铖, 李树仁
    2025, 40(6):  504-508.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04
    摘要 ( 13 )   PDF (964KB) ( 3 )   HTML ( 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连接蛋白2(junctophilin 2,JP2)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2022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EH患者127例,根据是否合并AF分为EH+AF组(n=52)和EH组(n=7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F患者发生AF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JP2和左心房直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预测EH患者发生AF的价值。结果 ①与EH组相比,EH+AF组年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更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JP2、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是EH患者发生AF的危险因素,估算肾小球滤过率、JP2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是EH患者发生AF的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是EH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JP2是EH患者发生AF的独立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JP2识别EH患者发生AF的AUC为0.825(95%CI:0.753~0.897,P<0.001),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68.5%。LAD识别EH患者发生AF的AUC为0.805(95%CI:0.724~0.886,P<0.001),敏感度为80.8%,特异度为67.1%。JP2联合LAD识别EH患者AF的AUC为0.918(95%CI:0.871~0.964,P<0.001),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84.9%。结论 EH患者JP2降低与LAD扩大与AF相关,两者联合可更好地预测AF。

    低剂量利伐沙班用于肾功能不全的高龄心房颤动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刘佳, 杨丰宇, 郭梦雅, 吴卓威, 张瀚文, 王译萱, 陈春红, 张芳
    2025, 40(6):  509-512.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05
    摘要 ( 27 )   PDF (900KB) ( 3 )   HTML ( 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前瞻性探讨低剂量利伐沙班用于肾功能不全的高龄心房颤动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75岁以上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79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0 mg/d)和常规剂量组(15 mg/d)。随访6个月,观察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效性终点: 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安全性终点:大出血和有临床意义的小出血,包括皮下瘀斑、牙龈出血、血尿、 便潜血、眼结膜出血。结果 ①两组基线比较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和合并脑梗死或TIA例数低剂量组略高于常规剂量组,肌酐清除率低剂量组要略低于常规剂量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访6个月,低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均未见到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栓塞事件。常规剂量组便潜血3例,牙龈出血2例,皮下瘀斑2例。结论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高龄NVAF患者应用低剂量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有效性不劣于常规剂量,出血风险低,安全性高,为该类患者优化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健康生活方式及吸烟与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
    宋晨璐, 亓晓菁, 陈怿鹏, 邢广群
    2025, 40(6):  513-518.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06
    摘要 ( 9 )   PDF (1081KB) ( 3 )   HTML ( 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吸烟对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3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诊断为PMN患者227例(PMN组)和微小病变肾病(minimal change nephropathy,MCD)患者58例(MCD组),所有患者均符合PMN或MCD的病理诊断标准。收集临床资料和问卷数据。另外,纳入其他5家医院2023年1-3月的问卷调查数据(PMN患者77例,MCD患者20例),组成多中心队列(PMN患者共304例,MCD患者共78例)。结果 单中心和多中心两组男性、年龄、高血压史、收缩压、舒张压、高盐饮食、高脂饮食、频繁外出就餐(餐馆或外卖)、饮酒史和吸烟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中心中,两组吸烟累积时间、每日吸烟量和吸烟指数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N组糖尿病病史、进食夜宵和丰盛晚餐占比均较高(P<0.05)。虽然PMN组胆固醇各项指标皆低于MCD组,但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水平更高,过氧化氢酶水平更低(P<0.05)。结论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吸烟可能参与PMN的发生,并可能产生较高的氧化应激状态。

    尿液有机酸类代谢物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预测价值
    尤怡澜, 陈玲燕, 缪可言, 倪珞航, 张岩, 肖建平
    2025, 40(6):  519-526.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07
    摘要 ( 11 )   PDF (1739KB) ( 51 )   HTML ( 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女性尿液样本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探究孕妇尿液中有机酸类代谢物的改变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无锡市妇幼保健院10例ICP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无妊娠期合并症的正常孕产妇1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其一般资料并对两组尿液进行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采用Student’s t检验法分析两组代谢物变化中的差异并根据变化倍数进行了初步筛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经过初步筛选的有机酸类代谢物的诊断性能,筛选出高诊断性能的代谢物。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CP患者尿液中7种有机酸代谢物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孕妇尿液中油酸、亚油酸等18种代谢物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种代谢物的曲线下面积>0.8,显示12种代谢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AUC>0.9的7种代谢物(壬酸、癸二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3-羟基丙酸和L-苯丙氨酸)展现出更理想的预测性能,与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的部分指标呈相关性(P<0.05);壬酸和3-羟基丙酸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相关性(P<0.05)。结论 孕妇尿液中的壬酸、癸二酸在ICP患者中表达上调;油酸、亚油酸、棕榈酸、3-羟基丙酸和L-苯丙氨酸在ICP患者中表达下调。这7种有机酸类代谢物对ICP的发生有重要预测价值。

    病因、术前病程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疗效的影响
    林彬城, 林刚曦
    2025, 40(6):  527-531.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08
    摘要 ( 28 )   PDF (909KB) ( 35 )   HTML ( 3)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单中心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 resistant epilepsy,DRE)患儿病因、术前病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DRE患儿48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不同病因、术前病程与疗效的关系,并探讨术后疗效评价。结果 遗传性病因与结构性病因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4.754,95%CI=0.980~23.074,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R值>1,提示与结构性病因相比,遗传性病因可能增加疗效不佳的风险。术前病程每增加1年,治疗效果有所改善(P<0.05)。结论 DRE患儿遗传性病因较结构性病因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对于非早发性癫痫、癫痫发作负担较轻的患儿,术前病程越长,手术效果可能越好。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肺栓塞1例并文献复习
    王肖肖, 胡彦峰, 祁秀峰, 赵俊杰
    2025, 40(6):  532-536.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09
    摘要 ( 12 )   PDF (1402KB) ( 9 )   HTML ( 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癫痫发作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治过程,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59岁女性,癫痫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双眼上吊,牙关紧闭,伴舌咬伤,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持续约10 min后意识转清,醒后自觉头晕,双下肢无力,不能回忆,非夜间发作;D-二聚体高,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IQT,广泛T波低平、倒置;心脏彩色超声示肺动脉中度高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正常;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示右侧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左侧肌间静脉增宽;肺CTA示双侧多发肺动脉栓塞;肺动脉主干轻度加宽。结论 急性肺栓塞症状呈多样性,隐匿性,当遇到既往无脑损伤及癫痫发作病史,首次癫痫发作,D-二聚体高、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IQT,广泛T波低平、倒置,警惕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以避免误诊,并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
    李少宁, 刘晓雪, 李崇巍, 马继军
    2025, 40(6):  537-540.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10
    摘要 ( 14 )   PDF (882KB) ( 4 )   HTML ( 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诊疗及转归,提高临床医生对两种疾病共病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肌无力儿童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16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2年余,主因言语不清,吞咽困难1周入院。患者重频检测(+)、新斯的明试验(+),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IgG(+),诊断重症肌无力。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溴吡斯的明口服,序贯口服醋酸泼尼松、硫酸羟氯喹、吗替麦考酚酯、阿司匹林治疗原发病。住院9 d症状完全缓解出院。出院6个月重频检测恢复正常,随诊1年无复发。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肌无力临床少见,两者的关联机制尚不明确,有不典型或轻微症状的患者,应积极完善相关检查,避免误诊和漏诊。

    新生儿RYR1相关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
    王思晗, 李向红, 李亮亮, 锡洪敏, 杨萍, 马丽丽, 尹向云
    2025, 40(6):  541-546.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11
    摘要 ( 12 )   PDF (1174KB) ( 7 )   HTML ( 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RYR1相关肌病(Ryanodine receptor type 1-related myopathies,RYR1-RM)患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为提高RYR1-RM患儿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报告1例生后即发病的RYR1-RM患儿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信息,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并概述目前已知的致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结果 患儿生后表现出水肿、肌张力低下,且呼吸困难需要长时间呼吸支持。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患儿RYR1基因存在新发c.14398T>C杂合突变,诊断为RYR1-RM,而其父母在该位点未发现突变。共搜集到57例新生儿期发病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RYR1-RM病例,约一半患儿在产前有羊水异常及胎动减少表现,生后多以肌无力和(或)肌张力低下、面肌受累、眼肌受累、呼吸困难、喂养困难、骨科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后期多有运动里程碑延迟。结论 该患儿携带一个新发现的RYR1基因突变位点,这扩展了RYR1-RM的遗传谱系。RYR1-RM在新生儿期的表现形式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因此,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至关重要,以便能够早期识别并及时进行干预。基因检测对于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非常有帮助,可以提升对潜在患者的管理质量。

    讲座
    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潘凌峰, 林芳芳, 杨川
    2025, 40(6):  547-552.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12
    摘要 ( 10 )   PDF (942KB) ( 2 )   HTML ( 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网络算法的不断迭代,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成为许多超声科医生不可或缺的诊断利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人工智能辅助前列腺癌超声诊断领域,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索。研究内容涵盖从多参数超声、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等多个方向,包括图像预处理、智能分割以及癌症的分类与分级等关键技术。此外,人工智能还在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癌穿刺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降低甚至提高穿刺准确率的同时,显著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患者的痛苦。本文就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综述
    TLR2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李云翔, 李淑琼, 丁雪, 王思博, 王建军
    2025, 40(6):  553-557.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13
    摘要 ( 17 )   PDF (1020KB) ( 6 )   HTML ( 2)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其感染引发的过度免疫反应可导致严重并发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作为天然免疫系统的关键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MP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激活下游MyD88/NF-κB信号通路,促进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释放,在宿主防御与炎症损伤中发挥双重作用。本文通过综述TLR2在MP感染中的免疫识别机制及其介导的炎症调控策略,旨在揭示TLR2在宿主防御中的双重角色,为MP感染的免疫精准干预提供新的策略。

    双腔起搏器对各心腔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罗成丽, 王礼琳
    2025, 40(6):  558-563.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14
    摘要 ( 17 )   PDF (930KB) ( 7 )   HTML ( 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起搏器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同的起搏部位或起搏比例,对心脏的各个心腔结构及功能可产生不同的影响。起搏器植入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多,但较少关注术后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起搏器类型是双腔永久起搏器,本文将对双腔起搏器植入对四个心腔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做如下综述。

    二十碳五烯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
    曹淑风, 杨昌林
    2025, 40(6):  564-569.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15
    摘要 ( 11 )   PDF (938KB) ( 88 )   HTML ( 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汀类药物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石,然而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仍存在心血管疾病残余危险。多个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水平是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的关键要素。二十碳五烯酸属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多种机制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文从二十碳五烯酸主要的作用机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相关的重要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概述。

    幻肢痛的临床治疗进展
    孙振晓, 于相芬
    2025, 40(6):  570-576.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5.06.016
    摘要 ( 13 )   PDF (970KB) ( 47 )   HTML ( 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PLP)又称肢幻痛觉,是截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生率高、疼痛程度严重、治疗难度大等特点、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从PLP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介入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